8月27日,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贵州大数据集团展台内展示的“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空间”,正以“数据跑腿”替代“企业跑路”,成为贵州多场景释放数据要素活力的生动注脚数据。
“以前银行给个人批贷款,光核实个人的工商、公积金、社保数据就要跑3个部门,核实资料真实性至少要一周,还常因数据不准确导致坏账烂账数据。”展台前,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据事业部产品经理李媛介绍,现在通过“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空间”,只需通过“一场景一申请”,通过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提交需求,经审批后就高效对接释放空间归集的民政、税务、教育等公共数据,支持金融机构构建个人信用画像。“这些都是经过治理的标准化公共数据,直接能用作风控依据。”
这份“数据加速度”的背后是贵州大数据集团搭建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空间“1+7+2+N”体系数据。李媛解释,空间以《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》为核心,构建了涵盖数据归集治理、流通、安全等七大体系和两项规范制度,“像个人信用画像需要的多维度数据,正是通过‘数据归集治理体系’,从省公共数据服务平台的14.7亿条公共数据中清洗、加工而来,再通过‘数据产品体系’封装成‘企业信用画像’‘经营稳定性评估’等标准化产品,金融机构按需调用即可,不用再‘多头找数’。”实现数据从资源化、产品化、资产化全过程。
“同时,我们构建了‘双闭环’安全架构,技术上用隐私计算、数据水印、零信任防护守住数据安全,管理上实现审批、预警、溯源全闭环,既让数据‘流得动’,又确保‘流得安’数据。”李媛补充,空间还符合国家三级等保标准,部署了安全网关、API 监测等设备,从物理环境到数据传输全链条防护。
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,政府负责政策引导与合规监管,贵州大数据集团作为一级授权运营机构,承担数据治理、初级产品开发的核心角色,而金融机构、企业等市场主体作为开发利用机构,则能通过空间便捷获取标准化数据服务,形成“数据供给—开发—流通—应用”的闭环数据。
截至今年8月,该空间已基于14.7亿条公共数据,开发出80余个公共数据产品,除了金融领域,还覆盖交通、医疗、能源等多个主题应用数据。
“接下来,我们还要深化国产大模型与空间的融合,让数据产品更智能数据。”李媛说,未来空间将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,把更多行业数据纳入体系,让数据要素的价值真正惠及更多市场主体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董佳星 余军
编辑 罗昌
二审 杨唯
三审 胡丽华